很久没有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像《高原长歌》这样一读就放不下,我边读边记笔记,不时泪流满面,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和震撼!
作者孙晓青以他在雪域高原两年多刻入心扉的亲身经历,用最炽热的情感,把那回荡在西陲高山峡谷中的壮美音符,谱成了一首生命的赞歌。歌声中我们看到了爬冰卧雪用生命守卫国门、界碑的边防连、前哨班的勇士;看到常年奔驰在高原险途与死神较量的汽车兵;看到甘守寂寞,热情服务战友的兵站管家;看到救死扶伤、温暖心灵的“昆仑女神”;看到嫁给孤独、甘于奉献的军嫂;看到默默支持戍边卫国的父老乡亲和民族兄弟;还看到那些忠诚守卫官兵的“无言战友”。这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音符,撞击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令人心疼、落泪;它更涌动全身血液,令血脉贲张,心潮澎湃!因为这些音符汇成了忠诚、勇敢、奉献、牺牲的主旋律!
作者孙晓青与5042前哨班官兵合影。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作者孙晓青在书中给我们描绘了南疆军人戍守的防区,从喀什向边地幅射,几乎囊括了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阿里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同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七个国家接壤,边境线在冰峰雪岭、河谷戈壁间穿越,绵延数千公里,它与世界屋脊相连,足见其高耸、博大与辽远,也足以惦量出南疆军人戍边卫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
作者孙晓青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边防连。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作者孙晓青用最深情的笔触,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和他们的部队、集体及家庭鲜活、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边关军人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奉献与牺牲。
作者孙晓青在界山达坂顶上留念。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书中所说的南疆军区的哨所大都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的哨所海拔达到5400多米。这些地方被称为“氧气吃不饱的地方”。高原缺氧给官兵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影响着身体健康,有的大把脱发、指甲凹陷,有的心室增大,有的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危及生命。长期缺氧积藏的杀机,让很多看似健康的战友突然倒在自己的战位上。高原缺氧给官兵带来的健康摧残是最普遍的现象,还有穿越在冰峰峽谷间艰险的道路,无法预料的暴风雪、洪水、泥石流和野外的狼群猛兽,都像死神般如影随行。边关军人咽下的苦,常人难以想象!
驻扎在海拔3600米的卡拉奇古边防连,接到战备命令要到海拔5280米的执勤点守防。全连紧急集合,全副武装登车出发。在海拔4300米的指定地点,开始徒步向目标攀豋。山高、坡陡、路滑、缺氧,每个人都是负重40公斤的装备物资,有的平时体力不错官兵都出现高原反应,太阳穴突突地跳,头痛欲裂!但他们硬是咬牙坚持下来。那是怎样的挑战生命极限的艰难跋涉啊!在缺氧的环境中负重前行是高原官兵的常态。
在瓦罕走廊执勤的中国哨兵。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在与世隔绝的吾甫浪沟无人区,因山高水险不能乘车也不能骑马,官兵只能骑当地牧民的牦牛巡逻。一次,任性的牦牛硬是走到悬崖边,眼看路基就要崩塌,石头稀稀落落往下掉,那是怎样命悬一线的惊险啊!
且坎边防连连长回忆,有一次团长带领他们去边境勘察,途中遭遇狼群尾随,晚上宿营时,他们把八匹马围在中间,七个人面对七个方向,与狼群对峙了一夜。那是怎样的惊恐与较量!
汽车兵风餐露宿是常态。陈学海摄 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高原汽车兵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年奔跑在艰险的路上,为部队运送物资。某汽车团平均每年行程7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75圈。他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你能想象当汽车抛锚在荒无人烟的冰天雪地,面临断粮、断水、极度寒冷,那是怎样一种绝望!
红其拉甫前哨班战士在国门界碑旁站岗。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作者孙晓青在调任南疆军区副政委的期间,走遍了高原边关的座座营盘,多次参加部队的巡逻和会哨,亲身经历了种种艰险,也深深体会了高原官兵的艰辛。一次在会哨途中,山势很陡,超过50度,没有抓手,没有路,只有山水冲出的一道沟,全是碎石,迈上一步滑下半步,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大喘气。一位有经验的士官,看他实在走不动,便抽出一根腰带拽着他往上爬。他说,那一刻,我只想对着群山大喊,高原军人不容易!边关军人真伟大!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无数次在心底迸发的心声!
这么苦、这么难、这么险,但我们的战士却争着上高原哨所,有的写请战书甚至血书。他们像一棵棵生命力顽强的劲松,在雪域高原的狂风严寒中挺立,他们为什么有如此的坚强意志?
普通人尽管也知道“国家”这个概念,但还是抽象、遥远,但一旦穿上军装,在这高原边崜,面对国境线上的山峰、河流、一座座界碑,国家的概念不再抽象,界碑成为国家的象征,就在眼前,具体、可触,又格外神圣。他们为祖国站岗放哨,在保卫囯家的安全中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他们战胜艰苦,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能够成为和平生活的守望者,国家安全的护卫者,是他们的骄傲和荣耀!
许多战士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情感:看到界碑,总有一种亲自保卫祖国的光荣感。大学生士兵王强有自己另一番理解:当我第一次和战友们踏上巡逻路顶风冒雪用脚步丈量祖国边防线的时候,我对“国家”“责任”这些字眼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我们驻守的高原不只是一个海拔高度,更是一个值得攀登的人生高度。
高原哨所像座熔炉,它把坚強、刚毅的特质熔进战士的骨子里,把他们百炼成钢,成为国家栋梁;雪山冰川用它的纯洁清澈净化着战士的心灵,让他们的思想不断升华,绽放光辉。
在远离家乡,人迹罕至,生存环境恶劣的边防、哨所,不论干部、战士都是朝夕相伴、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战友。书中有太多官兵水乳交融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卡其古拉边防连在攀登海拔5000多米的高峰时,缺氧、负重令一些战士上不去了,连长杨波拉肚子好几天,已经体力不支,但还是跑了三趟,给大家打气,帮战士扛枪。他的行动像无声的命令,激励着大家咬紧牙关,终于按时到达指定位置。“雪域高原模范连长”刘长峰,生前在连队的巡逻途中,遇到有险滩陡坡,一些体质弱的战士走不动,他就亲自背,在作者的采访笔记上,被刘连长背过的战士不下七、八个。连队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榜样力量,对战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了重要作用。
新疆军区一位将军上山视察,听说有战士受伤急需输血抢救,当即就把袖子一撸,说:“我的血型合适,抽我的。”医生、护士劝阻,首长,这是高原,您年纪大了,不能输血。将军眼睛一瞪:“我不知道这是高原吗?山上的兵,就像我儿子,老子给儿子抽点血,有什么不行?抽!”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极其恶劣环境中,官兵之间、战友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形成了抵御艰难困苦的强大凝聚力。
为了抢救病号,女医生也会吊在溜索上过河。陈学海摄 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因为同是女性,也曾有过26年军旅生涯,跟随部队医院上过前线的经历,所以我特别关注和敬佩书中高原女兵及军嫂的故事。
位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米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从1962年8月建站以来,由18医院派出的医护人员在这片雪域荒原接续坚守,为驻守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的部队担当“生命保护神”的角色,其中不乏女性。以吴凡英和姜云燕为代表的昆仑女兵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半夜出诊,顶风冒雪,忍受严寒、缺氧和晕车带来的痛苦坚持工作,这几乎是她们的常态,她们用并不强壮的身躯和男兵们一起扛起了守护生命的重任。在书中有些关于医疗站平时工作的描写,既令人感到温暖感动,也感到几分酸楚。作者孙晓青写道:周围部队经常有战士过来,有的其实没病就是想来看看女兵,而女兵也落落大方,和他们聊一聊,侃一侃,他们甚至“忘记”拿药就高高兴兴地走了。在寂寞的高原边关,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理按摩”式的治疗呢?后来医疗站每次上山巡诊,除了带心电图等医疗器械,还要带上缝纫机,为战士缝被子、补手套、洗衣服、钩衣领。考虑到山上缺少绿色,她们采集小花小草制成标本贴在本上,配上一些格言诗句做成图册,给最高的神仙湾边防连送去悦目赏心的绿色。她们还与哨所官兵联欢,唱歌跳舞,给连队鼓劲加油。久而久之,三十里医疗站的美名越叫越响,女兵们也有了一个美丽的绰号:“昆仑女神”。
高原官兵的“生命保护神”。陈学海摄 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由于地处边远,环境艰苦,人烟稀少,“婚恋难”是边关军人的一大难题。而书中讲述了一批热爱军人,坚守爱情,只身挑起家庭重担,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军嫂。某边防团司令部协理员彭庆军,在带队巡逻时因战马受惊摔下马背,造成左大腿粉碎性骨折。开始,他以为只是肌肉拉伤,坚持不离开岗位,没想到伤情越来越严重,等到妻子张丽君闻讯赶上山,眼前的情景,把她吓坏了:丈夫躺在地铺上,胡子又黑又长,面容消瘦苍白,腿肿的像水桶一般粗。然而眼泪流过之后,她变得格外坚强。为了不让领导分心,她谢绝了团领导的照顾,把丈夫送进医院,一个人在家和医院之间两头跑,把患病的老人、年幼的孩子以及受伤的丈夫都照顾得十分妥贴。她说,作为边防军人的妻子,爱丈夫,就爱丈夫的事业,就要支持丈夫守好边防。现在他因公负伤了,照顾好他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
连长李海刚和军嫂杨军红的故事,官兵们既津津乐道又有点担心,连长只是一个普通的边防军,而嫂子是上海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他们的婚姻靠谱吗?那时边地电话不畅,他们主要靠写信,不停的写,你一封我一封,不仅加深了感情,而且把分居的痛苦转化成追求事业的动力。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后生活,他们的“两地书”积累了数百封。
一些军嫂不仅千里寻夫,历经艰辛而不悔,一旦在连队住下来,注定又成为高原军营暖人的风景,亲切而动人。他们不仅给自己丈夫以温存,而且在炊事班帮厨,同官兵们联欢,甚至为每个战士织了一件毛衣。
来队探亲的军嫂在帮厨。陈学海摄 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作者孙晓青感叹:“女兵给沉寂的高原带来不少生气,成为许多官兵心中的女神。”而“军嫂这些可敬的女性以她们特有的温柔、体贴、坚毅和韧性,不仅中和、消解着高原环境的严酷,而且参与了新时代高原军人的塑造。”对于边关军人来说,“有了这些伟大女性的爱和被爱,男人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爱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
女兵、军嫂像一抹绚丽的色彩,给深褐色的高原增添了亮丽。
南疆,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李狄三为代表的五十六名进藏先遣连英雄,在中印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在南疆守防的岁月里牺牲或病故的军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不朽的精神永远留给了这片亘古高原。连接新藏公路的叶城烈士陵园、狮泉河烈士陵园和中间的康西瓦烈士陵园,也连接着英雄奋斗牺牲的岁月。这是人们祭奠英烈、净化灵魂的神圣殿堂。站在烈士的墓碑前,感受英雄为祖国而战,慷慨赴死的气慨,崇尚英雄成为溶入军人血液中的文化传承。高原部队的生活条件虽然在不断改善,但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改变,南疆需要英雄,“先遣连精神”、“喀喇昆仑精神”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戍边军人。
作者孙晓青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那艰难日子的亲历者。因为亲身经历才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才有了真实、丰富、感人的讲述。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作为南疆军区副政委的他,两年多时间踏遍边关哨所营盘的足迹,走进战士,结识众多默默无闻的官兵的身影。他与官兵一起巡逻、会哨,体会其中的艰险;他登上最高的哨所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他和战士打通铺感受他们的冷暖。他满怀对战士的深情,以资深报人的敏锐,抓住一切机会与官兵近距离接触,倾听战士的心声:在哨所、兵站,他不顾高原缺氧,与官兵挑灯夜谈,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连队座谈会上,他认真地关注每一人的发言,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摇曳的烛光下,他细读官兵的个人总结,不时摘抄最感人的东西。这些心与心的交流,常常令他感动得想哭。
缅怀长眠在阿里高原的进藏先遣连官兵。图片来自《高原长歌》
我们从一个个画面感极强的故事和一段段极具思想光辉又充满温度的感慨,感受他对高原官兵真挚的热爱和敬仰。正如他所说:“走进战士,能强烈感受到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让我们体验着极端艰难背景下生命的坚韧与精神的崇高,从而让我们在那些平凡的士兵身上感受到必须仰望的耀眼光华。”“我在高原寻觅的与其说是边关军人的动人故事,不如说是激荡在这片国土上向往崇高、走向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不平衡的底端,默默奉献的人,可能无法引领时代的潮流,却永远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民族的脊梁。”这是多么深情的礼赞,这分明就是一首歌!我相信,它一直在作者的心里流淌、激荡。今天终于汇成穿越时空的生命赞歌!
我赞美那震撼心灵的主旋律:即使社会上物欲横流,但还是有这么一群人这样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只为国家和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青春、牺牲自我,他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奇迹,是值得我们仰望的精神高地!
我也沉醉于穿插其中的部队历史、兵要地志、高原风光、边关人物、民族风情、神话传说,这些深沉、悠扬、灵动的音符,与主旋律浑然组成了一首对英雄、对生命致敬的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
作者:傅晓方
责编:lwtx